首页 资讯洞口文学 《观澜义学记》中的感人故事

《观澜义学记》中的感人故事

洞口教育 2023/8/9 10:37:41

据清光绪重修《武冈州志》记载,高沙的民间助学由来已久,至清代中叶蔚成风气。清代中叶至解放前夕,高沙一带民间助学的主要形式是兴办义塾,义塾的规模比私塾大很多,由地方人士捐资兴办,无论贫富,皆可免费入学。

图片
高沙的义塾,最著名的莫过于观澜书院了。观澜书院坐落在高沙市东边、过回澜桥往东三里地的云峰村,今天的观澜小学就建在其旧址之上,校内今天仍存有清代观澜书院的老建筑和记载办学事务的碑刻。这些碑刻中,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献,就是观澜书院的首创者袁敏撰写的《观澜义学记》,里面记载了他们创办观澜书院的初衷和历程。《观澜义学记》后来被收入光绪重修本《武冈州志》、《都梁文钞》以及《都梁文钞今编》。
观澜书院创办于清代道光年间,首创人袁敏,字修吾。袁敏少年时接受私塾教育,不料其父袁直哉先生过世太早,袁敏不得不放弃学业去经营产业。他经营得很成功,成了高沙本地的巨富。袁敏的父亲袁直哉,也是一位痴情于学问、热心于教育的温厚长者,他可能没读过多少书,可他非常向往学问,非常尊敬读书人。据《观澜义学记》记载,袁直哉先生临终前叮嘱袁敏:“余生诸愿颇了,未了者,读书愿耳。余死,汝亦难于学。稍有遗业,汝善守之,其笃培汝子孙,抑毋第培汝子孙也。吾爱子孙贤而使之学,他人之心犹吾心,特力有能有不能耳。汝能成子孙之贤,而并能成他人子孙,而有以惬乎心理之同,则吾愿亦庶几了矣。此吾志也,汝其成之。”这是一段真诚朴实而又震撼人心的话!一个临终的长者,关心培养自己子孙之事,本不足为奇,令人钦佩的是,他还念念不忘要培养别人的子孙,念及穷苦人无力送子孙读书,嘱咐自己的儿子尽力帮助人家,孟子所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最具体最纯真的诠释。袁敏说,这是他创办观澜书院的一个原动力。
嘉庆十三年(1808)冬,袁敏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结文昌社,相互问学,相互指正。这是一个沙龙性质的文化教育社团,也是袁敏倡议创办观澜书院的又一个原动力。
道光二年(1822),袁敏带头捐出家产,兴办观澜义学。他捐出肥沃的水田一百六十二亩多。他的义举得到了高沙本地许多人的支持,据光绪重修《武冈州志·学校志》记载,高沙本地的袁姓、曾姓、李姓、张姓、杨姓、蒋姓二十一家共捐献水田一百五十七亩多。武冈州州同徐保龄捐款二百四十七千文。袁敏及其同仁又用文昌社的款项与各家所捐田产出租收入为观澜义学购买相当数量的田产,并专门设置“赡士田”,即专门用于赡养义塾教员的田产。从道光二年(1822)袁敏带头捐田开始,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后来享誉一方的观澜义塾在袁敏与诸多父老乡亲的合力运作下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秋天落成了,其大门上榜书刻石“观澜书院”四个大字,大门两边精刻袁敏撰写的楹联“千重山势撑文笔;一派川流见道心”。“观澜”之名出自《孟子·尽心》“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一语,意谓尽心知命追本溯源。
图片
云峰巍巍,蓼水潺潺,一百多年过去了,观澜书院已非当年模样,可“千重山势撑文笔;一派川流见道心”的气魄和神采仍然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蓼湄学子。(袁昕 郭英 肖磊)


阅读 272
分享到:
GPT Ai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