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洞口文学 82的父亲和84岁的姑姑分别12年后再见面

82的父亲和84岁的姑姑分别12年后再见面

平溪江渔夫 肖正 2023/11/22 10:28:21

姑姑今年84岁。

一直想回湖南洞口的老家看看。

电话里,经常跟我问起家乡的山山水水以及一些人一些事。

当然,她最想看的,估计还是他的弟弟。

她弟弟也就是我父亲,今年也已经82岁了。

姐弟俩上一次见面,还是十二年前。

那一年,我父亲70岁,跟我母亲一起,转了很多趟车,从湖南的洞口县终于坐到了黑龙江的双鸭山市,跨越了近7000里的路程,见到了他们十多年没见的姐姐和姐夫。

一转眼,又过去了十多年,这期间,我姑父和我母亲都陆续去世了。

剩下年迈的姐弟俩,一北一南,其念想之情,作为后辈,我们很能理解。

但是,这么大年纪了,无论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还有对气候以及水土的不适,对于他们的身体而言,都有一定的风险。

经过和老表们商量,让他们姐弟俩在郑州见面比较合适。

因为我妹妹一家住在郑州,一个表哥一家也住郑州。

另外,还有两个堂叔和一个堂姑也都住在郑州。只是,住在郑州的堂叔三兄妹中,已有两个夫妻双双均已不在人世。

长辈走了,晚一辈来往也就少了。

亲情逐渐淡薄和消逝。

图片

11月6日晚,我陪父亲坐高铁到了郑州。

7日晚,表弟陪着姑姑也到了。

晚上,82岁的父亲和84岁的姑姑见面了,分别十二年,姐弟俩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父亲老来胖了,姑姑老来瘦了,但姐弟俩身体都很健康,耳聪目明,谈笑自如。

这个初冬的夜晚,在这座中原名城的某一扇窗户里,灯光温暖。

屋内,洋溢着一家人悲欢离合的笑声。

图片

图片

言谈间,我忍不住问姑姑,当初姑父是怎么去的黑龙江?

姑姑说起了当年的往事。

你姑父是又兰镇谭家人,解放初期,在邵阳读完高中,因为他父亲是被枪决的国民党军官,所以在当地根本找不到工作。

于是,他独自一人背着行囊去北京闯荡

在去北京的火车上,遇到一位好心的解放军军官,两人相谈甚欢。

这位军官爱才,于是介绍你姑父进了北京一所干部管理学校任教。

教学期间,你姑父又考上了广州大学。

为了能顺利进入大学读书,他跟学校辞职。

可学校一时半会找不到顶替他的人,所以不同意他马上辞职。

这边辞不到职,那边就没法办理报到入学手续,到手的大学眼看着就黄了。

你姑父那时候年轻气盛,为此停了一个星期没去上课。

领导很是气恼,作为处罚,将他流放到了黑龙江的兴凯湖农场劳动改造。

兴凯湖农场是当时北京市公安局管辖的一个最偏远最辽阔的劳改农场,那时候成千上万的囚犯和右派,都被服刑或流放到这里来建设北大荒。

1961年,经亲戚介绍,我和你姑父结婚,1962年跟他去了黑龙江兴凯湖农场。

1969年,中苏发生了珍宝岛战争,我们被安排转移到了双鸭山农场。

1986年,你姑父的父亲作为起义人员被平反,你姑父才被安排进入到农场煤矿子弟学校教书。

图片

我笑着说:你那时候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反革命的儿子,离开家乡和父母,不远万里奔赴去黑龙江?

姑姑也笑:那时候,作为一个地主的女儿,还有比这更好的选择吗?

说着话,不觉间,夜就深了。

深夜的窗外,城市的灯光闪烁。

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命运,就如泥石流中的一粒砂尘,下一秒钟会停留在哪里,自己根本无从知道,也无法决定。

红尘滚滚我如沙,四海飘零何为家?

莫问余生何处去,清风伴我走天涯。

听歌。


阅读 191
分享到:
GPT Ai智能机器人